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法硕中心 > 中心动态

沈钧儒法学院 浙江警察学院共同推进研究生学术交流

来源 : 林思婷     作者 : 林思婷     时间 : 2024-11-19

2024116日下午,浙江警察学院研究生工作部与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诉讼法学科与法律硕士教育中心联办校际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两校师生共70余人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安全与犯罪防控之主题开展了一场深入的研讨活动。

论坛由浙江警察学院研究生工作部副主任周建达主持,两校各有3名研究生围绕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图片1


杭州师范大学2024级法律硕士梁爽在《数字驱动的正义——人工智能证据的正当性》的汇报中,通过分析刑事案件中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情况,提出了对人工智能证据适用正当性的相关探讨,认为通过对人工智能证据建立审查系统,可以对其风险进行相应规避。

浙江警察学院2023级警务硕士范晋源以《深度伪造型淫秽物品犯罪实务探讨》为题,通过杭州市萧山警方所查获的AI脱衣案件作案模式的阐述,指出现阶段淫秽物品认定标准模糊、滞后于案件实际情况等办案困境,并就相关争议提出治理建议。

杭州师范大学2024级法学硕士林祎扬做主题为《电信网络诈骗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研究》的汇报,从传统治理手段的局限性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功能性角度,指出了网络服务提供者从传统接受者身份转向看门人身份的必要性,并讨论了相关新兴学说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图片2

浙江警察学院2023级警务硕士周家俊以《面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犯罪的网络综合治理研究》为题,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运作模式,并就数据和缺少案例等不足提出AIGC犯罪治理评价体系或发放问卷运用SPSS作数据分析等展望。

杭州师范大学2024级法律硕士郭又萍在《人工智能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与挑战》的汇报中,从人工智能在司法中的应用表现,引出量刑辅助系统在现实中的实践,并以此为契机对相关学者的态度进行总结阐述,具体分析了风险类型以及对应策略。

浙江警察学院2024级警务硕士王凯以《对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及犯罪的思索》为题,提出制约AI等相关论述,探讨建立负责任的、可信的、以人为本的生成式AI发展生态,在伦理、技理、法理诸层面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与谈环节,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院长助理程林与该院钱文杰、林思婷两位老师分别针对6位研究生的汇报主题、内容、形式以及相关学术问题的发展趋势、两校学生进一步开展交流活动的设想等进行了点评与展望。

图片3

论坛召开前,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师生还在浙江警察学院刘强副教授的带领下,集中参观了该校的公安部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和交通管理工程省级重点示范实验中心,就运用新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法学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图片4


本次活动不仅增进了两校研究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了他们的学术研究热情,而且还为两校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生课程共建、项目合作等奠定了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片5


联系我们

综合办电话:0571-28865484

研招办电话:0571-28869763

教务科电话:0571-28865486

学工办电话:0571-28865485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17号楼  邮编:311121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17号楼
邮编: 311121 综合办电话:0571-28865484
研招办电话:0571-28869763 教务科电话:0571-28865486
学工办电话:0571-28865485
版权所有 2024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 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