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杨绪东:《人工智能生成“类作品”真实“署名”义务探析》发表在《出版发行研究》(2025年3月)

来源 : 法学院     作者 : 法学院     时间 : 2025-07-04

摘要:人工智能生成的“类作品”与人类作者创作的作品具有实质相似性。对于“类作品”,著作权立法应合理安排其真实“署名”义务,以保障著作权体系的协调运作。著作权法能够对“类作品”真实“署名”义务形成规范效力的条款仅有两项,一项为原则性条款,另一项为署名推定条款。由于著作权法更偏重于署名权的保护,较少直接设定署名义务,以至于现行真实“署名”义务存在主体失实、内容过窄、责任缺位等诸多问题,未能契合人工智能生成“类作品”的运行特征。因此,文章建议将人工智能生成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确立为真实“署名”义务主体,并采取“列举+兜底”的模式对挂名等其他误导公众的非真实“署名”行为进行廓清,同时还应合理配置未履行真实“署名”义务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以形成有效的制度规训。

关键词:智能生成;类作品;署名义务;立法完善

联系我们

综合办电话:0571-28865484

研招办电话:0571-28869763

教务科电话:0571-28865486

学工办电话:0571-28865485

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4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17号楼  邮编:311121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17号楼
邮编: 311121 综合办电话:0571-28865484
研招办电话:0571-28869763 教务科电话:0571-28865486
学工办电话:0571-28865485
版权所有 2024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 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