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活动要闻

活动要闻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潜川镇调研小分队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   作者:admin   时间:2014-07-04

     梅雨绵绵,乡下的空气弥漫着土地夹杂着的潮湿气息。但我们法学院社会实践小队经过昨天的走访学习,在早晨就怀着进行下一步探索的求知欲与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天的社会调查中,并期待今日能有更多的收获。

    一、先进的幼儿园与教育规划
    昨天7月1日在村委负责人的接待下对住地所在的潜川镇牧亭村有了粗浅认识。7:30分早饭完毕,与昨日同村委委员祝莹刚同志约定带我们访问村文化建设的积极骨干方老师尚有1小时空余。一行六人决定先去镇政府周边实地调查一番。
   沿着主干道,就可以看到镇卫生服务站、幼儿园与镇政府集中在一块,值得一提的是幼儿园整洁明丽,硬件设施不下临安市中心的幼稚园。并且安保措施严密,门口长期有两名老师与一名保安负责学校外围安全。相隔校园数米,就是在建的小学,地下管道已铺设完毕。据说和幼儿园一样是附近几个乡镇中唯一的一个,届时不少其他乡镇的家长也会把孩子送入此地。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经济规模、人口集中,更是教育资源的集中利用,改变以往乡村小学多而质量低的局面。据乡镇干部介绍,这所小学也是镇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小学建设好坏关系着家家户户子女的教育好坏,马虎不得。      
    二、发家致富的带头人、乡村文化建设的先行者
    通过村委牵头,10:12分,我们详细采访了方寄湘老师,一位在村中享有口碑、热心公共文化事业的老同志、老党员。通过接下来的交谈,我们不但了解到牧亭村的由来(原来叫七亭村),而且从方老师丰富的人生经历中学习到农村这一辈人的乐观豁达、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的人生经历即是建国到当今的一部农村社会变迁、改革发展的活剧本,个中经历,令人感慨。在改革开放阶段,这位老人与儿子共同投身商海,发家致富。“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方老师并未就此颐养天年。
     十多年前的牧亭村赌博风气浓厚,一到闲暇时麻将的搓碰声不绝于耳,打架斗殴“远近闻名”,部分家庭因此而收到沉重伤害。方老师在忧心中与老伴共同组建铜管乐队、手狮队、腰鼓队,邀请村民一起参与。但没想到一开始村民并不认可这几项活动,认为是不务正业,还不如赌博。而且村里和镇里财政吃紧,也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方老师一家先捐献4.5万,用于文化队伍的初始创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老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晴天在村子的广场上,必定有数百人聚集参与其中。而这支文化队伍,不但丰富了本村人的文化精神,还走出发展。例如富阳、桐庐、杭州等地方政府均邀请参加,并获得可喜的奖项。2012、2013年的国际动漫节上也有牧亭村文化队伍的身影。可谓广阔乡村,大有作为。
     随着各类文娱活动的展开,牧亭村人开始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方式。赌博不见了,剽悍好狠的民风也向淳朴和善转变。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方老师的奉献努力。听方老师说,因为年事渐高(已74岁),精力不如从前,明年他就不在队伍的一线。在此,也祝福这位老人能享天伦之乐,村子的文化建设能走得更好。在合影后,与老人道别,奔向下一站——镇政府,去了解情况,收集必备资
    三、镇政府、镇党委的文化建设工作剖析——现状与不足
    下午我们首先走访了文化站,潜川镇吴站长热情接待了我们。他向我们讲述了省委主抓的文化建设项目“文化礼堂建设”的来龙去脉与执行情况。在具体执行中,潜川镇结合地方特色,如青山殿鱼灯,七坑村的蚕龙灯,强化原有文化队伍,并积极创新,如开展书法培训与展示活动,并向我们出示了书法展成果。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吴站长对我们大学生的志愿行动产生了极大兴趣。并对大学生能送文化下乡的行动表示热切的期待。吴站长表示:“自己一人要负责16个村,近2万余人的文化宣传指导工作,力不从心”。由此可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乡村也是极为突出。吴站长同时表示,如果有大学生愿意来潜川镇做文化志愿者工作,一定予以支持和接待。
结束与吴站长的谈话,我们走访了三楼负责文宣工作的党委委员童书记。在与吴站长的谈话后,我们有了一些关于乡村文化建设不成熟的想法,并向童书记请教。
    例如我们提出:大学生优势与乡村文化需求相结合,志愿者响应参与“文化礼堂建设”,发掘本地钱王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大学生提供知识、当地村镇负责组织,共同参与文化建设。至于具体的形式,可以有书法、说书、本土掌故、英语辅导等,不光为成年人服务,更为村里的孩童提供服务。
    童书记肯定了我们实践小队的构想,并表示如果可行的话,不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架设实践基地。童书记又补充道“文化礼堂是省委宣传部门的主抓项目,也是近期基层的主要落实工作。但是由于乡村的文化建设历来薄弱,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人员少,而广大群众对精神需要不断高涨,镇里苦于有硬件而无人才,有场地而无项目。因此,对能来此地发挥特长,普及文化的大学志愿者是极为欢迎和支持的。”最后,童书记向我们展示了已经在进行的传统文化保护与收集工作——类似地方志对于本地文化的编纂。这说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开始逐渐重视,并付诸实践。只是因为财力、人力所限,不能将这类工作扩大。
发放问卷,深入基层群众交流
    下午走访镇政府完毕,我们小队走入广场,进行晚上的问卷发放和深入群众交流活动。有趣的是,因为调查对象的职业、性别、年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认知和解答竟然大相径庭,也有和村委、镇委接待人员不同的描述。不过我们小队的问卷并不是以直接发放填写为主,而是带着问卷在与受调查者的家常式交流中逐步完善要填写的信息,再根据对话整理填写问卷。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减少被访者的戒备心,并了解问卷上没有但极为重要的信息。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同时,我们为下次的长期志愿者行动进行了民意调查。虽然农村地区的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但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非常关切。其中一位已经在外工作的村民告诉我们,在晴天,这里的广场上会有数十名儿童嬉戏玩耍。这些儿童大多在暑期放假时在家玩耍由爷爷奶奶辈照顾,而父母大多外出务工。因此,如果能让孩子在乡村的假期中能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作为父母还是非常乐意的。对于孩子父母们这样的答述,我们对于志愿者文化建设服务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开头难。要真正地达到大学生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发展,仍有不少困难要克服。对此,我们实践小队的态度是:“恰同学少年,广阔农村,大有作为!”
 1
2
3
活动要闻
活动要闻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潜川镇调研小分队系列报道之二

· 2014-07-04

     梅雨绵绵,乡下的空气弥漫着土地夹杂着的潮湿气息。但我们法学院社会实践小队经过昨天的走访学习,在早晨就怀着进行下一步探索的求知欲与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天的社会调查中,并期待今日能有更多的收获。

    一、先进的幼儿园与教育规划
    昨天7月1日在村委负责人的接待下对住地所在的潜川镇牧亭村有了粗浅认识。7:30分早饭完毕,与昨日同村委委员祝莹刚同志约定带我们访问村文化建设的积极骨干方老师尚有1小时空余。一行六人决定先去镇政府周边实地调查一番。
   沿着主干道,就可以看到镇卫生服务站、幼儿园与镇政府集中在一块,值得一提的是幼儿园整洁明丽,硬件设施不下临安市中心的幼稚园。并且安保措施严密,门口长期有两名老师与一名保安负责学校外围安全。相隔校园数米,就是在建的小学,地下管道已铺设完毕。据说和幼儿园一样是附近几个乡镇中唯一的一个,届时不少其他乡镇的家长也会把孩子送入此地。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经济规模、人口集中,更是教育资源的集中利用,改变以往乡村小学多而质量低的局面。据乡镇干部介绍,这所小学也是镇政府工作的重心之一,小学建设好坏关系着家家户户子女的教育好坏,马虎不得。      
    二、发家致富的带头人、乡村文化建设的先行者
    通过村委牵头,10:12分,我们详细采访了方寄湘老师,一位在村中享有口碑、热心公共文化事业的老同志、老党员。通过接下来的交谈,我们不但了解到牧亭村的由来(原来叫七亭村),而且从方老师丰富的人生经历中学习到农村这一辈人的乐观豁达、吃苦耐劳的精神,他的人生经历即是建国到当今的一部农村社会变迁、改革发展的活剧本,个中经历,令人感慨。在改革开放阶段,这位老人与儿子共同投身商海,发家致富。“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方老师并未就此颐养天年。
     十多年前的牧亭村赌博风气浓厚,一到闲暇时麻将的搓碰声不绝于耳,打架斗殴“远近闻名”,部分家庭因此而收到沉重伤害。方老师在忧心中与老伴共同组建铜管乐队、手狮队、腰鼓队,邀请村民一起参与。但没想到一开始村民并不认可这几项活动,认为是不务正业,还不如赌博。而且村里和镇里财政吃紧,也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方老师一家先捐献4.5万,用于文化队伍的初始创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老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晴天在村子的广场上,必定有数百人聚集参与其中。而这支文化队伍,不但丰富了本村人的文化精神,还走出发展。例如富阳、桐庐、杭州等地方政府均邀请参加,并获得可喜的奖项。2012、2013年的国际动漫节上也有牧亭村文化队伍的身影。可谓广阔乡村,大有作为。
     随着各类文娱活动的展开,牧亭村人开始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方式。赌博不见了,剽悍好狠的民风也向淳朴和善转变。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方老师的奉献努力。听方老师说,因为年事渐高(已74岁),精力不如从前,明年他就不在队伍的一线。在此,也祝福这位老人能享天伦之乐,村子的文化建设能走得更好。在合影后,与老人道别,奔向下一站——镇政府,去了解情况,收集必备资
    三、镇政府、镇党委的文化建设工作剖析——现状与不足
    下午我们首先走访了文化站,潜川镇吴站长热情接待了我们。他向我们讲述了省委主抓的文化建设项目“文化礼堂建设”的来龙去脉与执行情况。在具体执行中,潜川镇结合地方特色,如青山殿鱼灯,七坑村的蚕龙灯,强化原有文化队伍,并积极创新,如开展书法培训与展示活动,并向我们出示了书法展成果。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吴站长对我们大学生的志愿行动产生了极大兴趣。并对大学生能送文化下乡的行动表示热切的期待。吴站长表示:“自己一人要负责16个村,近2万余人的文化宣传指导工作,力不从心”。由此可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乡村也是极为突出。吴站长同时表示,如果有大学生愿意来潜川镇做文化志愿者工作,一定予以支持和接待。
结束与吴站长的谈话,我们走访了三楼负责文宣工作的党委委员童书记。在与吴站长的谈话后,我们有了一些关于乡村文化建设不成熟的想法,并向童书记请教。
    例如我们提出:大学生优势与乡村文化需求相结合,志愿者响应参与“文化礼堂建设”,发掘本地钱王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大学生提供知识、当地村镇负责组织,共同参与文化建设。至于具体的形式,可以有书法、说书、本土掌故、英语辅导等,不光为成年人服务,更为村里的孩童提供服务。
    童书记肯定了我们实践小队的构想,并表示如果可行的话,不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架设实践基地。童书记又补充道“文化礼堂是省委宣传部门的主抓项目,也是近期基层的主要落实工作。但是由于乡村的文化建设历来薄弱,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人员少,而广大群众对精神需要不断高涨,镇里苦于有硬件而无人才,有场地而无项目。因此,对能来此地发挥特长,普及文化的大学志愿者是极为欢迎和支持的。”最后,童书记向我们展示了已经在进行的传统文化保护与收集工作——类似地方志对于本地文化的编纂。这说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开始逐渐重视,并付诸实践。只是因为财力、人力所限,不能将这类工作扩大。
发放问卷,深入基层群众交流
    下午走访镇政府完毕,我们小队走入广场,进行晚上的问卷发放和深入群众交流活动。有趣的是,因为调查对象的职业、性别、年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认知和解答竟然大相径庭,也有和村委、镇委接待人员不同的描述。不过我们小队的问卷并不是以直接发放填写为主,而是带着问卷在与受调查者的家常式交流中逐步完善要填写的信息,再根据对话整理填写问卷。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减少被访者的戒备心,并了解问卷上没有但极为重要的信息。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同时,我们为下次的长期志愿者行动进行了民意调查。虽然农村地区的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但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非常关切。其中一位已经在外工作的村民告诉我们,在晴天,这里的广场上会有数十名儿童嬉戏玩耍。这些儿童大多在暑期放假时在家玩耍由爷爷奶奶辈照顾,而父母大多外出务工。因此,如果能让孩子在乡村的假期中能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作为父母还是非常乐意的。对于孩子父母们这样的答述,我们对于志愿者文化建设服务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事开头难。要真正地达到大学生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发展,仍有不少困难要克服。对此,我们实践小队的态度是:“恰同学少年,广阔农村,大有作为!”
 1
2
3